易經坤卦詳解(解讀《易經》第二卦 《坤卦》) |
文章来源:楊呈偉 发布时间:2025-07-05 07:20:58 |
《坤卦》相對於《乾卦》而成立,它們互為陰陽關係,是《易經》解讀的第一矛盾,亦是六十四卦的核心。我們解讀坤卦時,不能以獨立的觀點去看待,而應該用對立統一的、辯證的、普遍聯係變化發展的觀點去解讀。 坤卦爻辭解讀: 坤卦的爻辭是:初六:履霜,堅冰至。 六二:直方大,不習無不利。 六三:含章,可貞,或從王事,無成有終。六四:括囊,無咎無譽。六五:黃裳,元吉。上六:龍戰於野,其血玄黃。用六,利永貞。 第一爻:初六 履霜,堅冰至。“履霜,堅冰至”乃《易經》之名句。意思是勢轉逆之初,必有其兆。明察之而杜漸於微,君子之為也。用踏著薄霜來推斷快要結冰了(履霜,堅冰至)做比喻:當一件事情初現端倪時,用一葉知秋的邏輯,推斷事物的發展,馴致其道,發現問題,解決問題,防患於未然。也就是要逐漸的、循序漸進的意思。要順其道而自然發展。 坤卦的第一爻,我們稱為初六爻,爻辭是:“履霜堅冰至”。意思就是,當我們腳上踩到霜的時候,我們應該想到今年的冬天會很冷,現在就要預先做好準備,不要到時候來不及。老天的好處就是它不會一下子冷,冷到使我們措手不及,在入冬早期,老天就會給我們一些霜,警告我們,天氣慢慢地冷了,現在還有足夠的時間,該去做準備了。 風吹草動我們都不可以放過,因為它後麵一定有連續性的變化。隻要忽略了這個,後麵就抓不住了。所以很多人經常是到了最後,有了不好的結果的時候才會想,怎麽會這樣呢?其實就是在剛開始的時候沒有注意到一些先兆。 第二爻:六二 直方大。不習無不利。六二柔順中正,得坤道之純。陰居陰位,位當而正時,坤的美德是柔,至柔的美德就表現出來了,故以“直”、“方”、“大”彰其德。 隻要君子效法大地平直、方正、博大寬容(直、方、大)的品性,就能走遍天下,即使前往陌生的地方(不習),也無不利(無不利)“直”就是你要向上,你的氣要向上,你要去支撐你的老板。“方”就是你站的位置,你的立場要很堅定,你要搞清楚你自己的任務和職責是什麽。“大”就是度量要寬廣一點,別人有什麽好意見,怎麽去跟老板講,你都不要害怕,有什麽好害怕呢?如果你覺得他的意見比你的好,而你又非要壓過他,那就可能引起內鬥。實際上那根本沒有必要。六二承陽,“無不利”意思是陰承陽則無所不利。 《紅樓夢》裏賈寶玉的父親看到兒子寫的詩,心裏很欣賞,卻沒有讚美過一次,都是罵的,這種詩你也敢念出來,這種詩你也敢在叔叔、伯伯麵前亂來?其實他這是在給兒子鼓勵,告訴兒子這還不夠,還要繼續努力。 第三爻:六三 含章可貞。或從王事,無成有終。用含蓄的文章比喻君子要低調含蓄(含章,可貞),即便是領導身邊的人(從王事),也要謹慎行事,不居功自傲(無成),力踐其行終會有好結局(有終)。 含就是內斂的意思,你很有能力,但是一定要內斂。為什麽我們一直告誡大家要深藏不露?很多人不會解釋什麽是深藏不露,深藏不露是很有能力的人,才有資格講的話,沒有能力,深藏什麽東西?一共就這麽多,統統露出來也沒有什麽,還有什麽可以深藏的?所以我們讀書時總是從字麵上去解釋,這是很糟糕的事情。深藏不露就是告訴我們,要先想一想自己到底夠不夠深,如果你不夠深,就要從深的方麵去加強,還不能露,也根本沒有什麽可以露。含章可貞,是說雖然你很有內涵,但是你要時刻提醒自己,人上有人,天外有天,而且一切都有風險性,一切都在不斷變化中,你所知道的永遠是很有限的。《易經》裏麵專門有一個卦叫謙卦,就是提醒我們,不管多有能力,都要謙虛,謙虛,再謙虛。當然,前提是你要有所表現,沒有表現,自然是沒有資格謙虛的。 “或從王事,無成有終”意思是下坤要順應上乾,從上之事要勤,不能把功勞據為己有。程頤曰:“為臣之道,當含晦其章美,有善則歸之於君,乃可常而得正,上無忌惡之心,下得柔順之道也。”要低調含蓄。 周公為了輔助武王治國,無法去封地享樂。武王說:“委屈王弟了。”周公說:“為天下百姓謀福,臣弟甘之如飴。”武王就獎賞周公,賜他華麗的車乘。但是周公出行依舊趕著自己的牛車。周公的仆人就說:“大人為何不坐大王賜予的馬車呢?”周公回答。“身為臣子,坐牛車就可以了。”武王身染重病,周公旦虔誠祈禱,願意代王受死。武王為周公旦的行為所感動。武王:“孤久病不愈,決定傳位於你。”周公誠惶誠恐地說:“禮不可廢,大王萬萬不可,臣願輔佐太子立業!” 第四爻:六四 括囊,無咎,無譽。《象》曰:括囊無咎,慎不害也(謹慎一點沒有害處)。陰爻居於陽爻,且逼近九五之王位,所以六四誠惶誠恐也。如此則思慎言謹,正身以承事上陽,不求有功,但求無過。古人說伴君如伴虎。 用紮緊口袋(括囊)來比喻:不要炫耀自己、指教別人,恐禍從口出;要謹言慎行,就算沒有讚美(無譽),也不會有害處(無咎) 第五爻:六五 黃裳,元吉。《象》曰:黃裳元吉,文在中也。用黃色下裝比喻:功成名就,成為一君之下的臣子,或一號人物之下的二、三號人物,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(黃裳,元吉),作為領導,更要懂得對上級的遵從,為人恭順謙和。 衣裳者,上衣而下裳也,爻辭以“裳”比喻坤之五位甘居於乾下。六五能“黃裳”,甘居於下而不為先,則可居中承事上陽,大吉大利也,故曰“元吉”。 第六爻:上六 龍戰於野,其血玄黃。《象》曰:龍戰於野,其道窮也。用兩龍相戰其血玄黃來比喻內鬥殘酷(龍戰於野,其血玄黃),即我們常說的一山不容二虎,兩虎之爭必有一傷,故:要下從上,避免相爭。 窮位之戰,必慘烈而互傷,故曰“其血玄黃”。坤有血象。夫玄黃者,天玄而地黃,夫陰息而陽消,陽息而陰消,天地之循環也。其窮極而戰,亦天理之必然哉。 用六 利永貞。《象》曰:用六永貞,以大終也。用長久的吉利在於正道(利永貞)來比喻:君子在成功後,應堅貞不懈、堅守正道,事業才能鞏固,德業廣大。 陰息結束,物極必反,陰極複陽,用六為上爻由老陰返陽之爻。陽爻居上而領眾陰,眾陰複得其主。陰爻勢眾,為告誡其不可再威逼於陽,“用六”爻辭曰“利永貞”。利於永久貞定,坤之善終也。 乾接天而健,坤接地得柔。乾、坤符號之原始含義是代表自然界中的天和地。由此引申開來,則乾為上,坤為下:乾為君,坤為臣;乾為衣,坤為裳等等。引入成功學中,乾作為上,代表創業團隊中的一號人物,是成功創業的領導者,最大的成功莫過於一國之君(乾卦之九五,故稱九五之尊):坤作為下,代表一君之下的臣子(坤卦之六五,以黃裳來做比喻和引申),或成功團隊中的二、三號…人物。在創業的成敗與發展中,適者生存,優勝劣汰的社會屬性,決定了“乾”必須是剛強,才能領導整個團隊和部落在生死存亡的博弈中,成為勝者。由此乾的要義自然是健、是剛、是強;那麽,作為臣子或二、三號…人物的“坤”,必須是對一號人物的遵從、輔佐與配合。因此坤的要義自然是柔、是順(遵從)、是分擔,重在品質。強調包容和順是第一品性。坤卦首先強調應效仿牝馬(母馬)的品性,與我們現在把大地比喻為“母親”一樣,擁有寬順、平和、包容和順的品性。進而,坤卦厚德載物的思想發展成為中華民族精神。 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 |
相关资料 |